曹和平 (2023年2月8日)
同志們:
剛才三大系列、營銷總部做了匯報,鄒總做了發言,對2022年做了回顧,對2023年做了展望,對當前市場做了研判。回顧是客觀的、真實的。我們在嚴峻復雜困難的情況下,團結拼搏,努力奮發,平凡的人、平凡的崗位充滿了不平凡,我們相互感動著、相互激勵著,不愧為可敬的逆行者。許多同志舍小家為大家,吃住工作在企業60余天,前幾天我們每天的組進的蔬菜是2000多噸,大家既當理貨員,又是送貨員,又當裝運工。不眠不休,許多同志瘦了一圈,看到這一幕幕員工奮戰的景場,疲憊的身影,惡劣的住宿條件,簡陋的餐食,高強度的工作,我既為有這樣的同志們自豪,又為同志們這樣的付出而不舍,五味雜陳。過去我們從書中看到魏巍寫的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,是我們的志愿軍戰士,這次我是在同志們身上看到了,我們許多同志都是最可愛的人。
2023年的工作安排,大家很用心,思路是明確的,具有可操作性,特別是同志們信心十足,這更難能可貴。信心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,是做好工作的保證。相信同志們一定會在2023年百尺竿頭、更進一步,取得更大的成就。下面,我就對當前經濟形勢談一些我個人的看法。
一、與2022年相比的變化
首先是經濟社會秩序,特別是社會管理的重點會有顯著不同,疫情對經濟社會秩序的影響要顯著降低。我們前一段實施的封控、管控、防控的手法基本完結,疫情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基本完結,我這講的是它本身對社會行為的完結,但疫情帶來的問題對社會的影響將仍然存在。
其次,破解經濟下行的壓力,購買力不足將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工作,經濟工作將是社會共同關注和解決的主要問題。
第三,社會非正常支出會減少。像我們過去的核酸、封管控這種防疫支出要減少,減少的支出會用到經濟建設上,會用到解決社會的各項工作當中。
第四,剛剛德東說的五年一屆的換屆年。隨著今年3月5日全國兩會的召開,這項工作就完成了。新的同志“接棒”后,一定會全力開展工作。過去叫新官上任三把火,誰都要踢前三腳,大家都踢下來,你不踢大家就看到了,逼著你也得踢。所以,2023年一定會政策頻出,為了經濟建設,為了社會穩定的管理,一定會出臺好多利好政策,一定會組織各種有效的活動,你不干是不行的,因為大家都在干。
第五,2022年實際上是我們社會當中僅有的幾次,過去是大疫不過三,現在已經滿三了,應該說我們各項工作指標都在低谷和坑底,你在坑底和在峰頂提高肯定是不一樣的。你在坑底時,稍微努力就上來了;你要在峰頂,再努力也到極限了,就很難。今年我們各項指標的完成,有提高是正常的,大家要寬松去做,最重要是要把握好企業再發展、再提高所面臨的有利因素。同時,我們也要清楚面前存在的問題,供需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減弱,這三座大山應該說始終壓在我們身上,疫情使我們生活相對有序了,有了活力,但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客觀存在,它不會快速發生質的變化,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困難。
我這次從海南回來,空姐認識我,就跟我交流。她說前幾年空勤任務多,高空補助、加班補助也很多,一個月工資最少1萬多,但去年她們空勤任務特別少,每個月工資就只有3000多元。全年下來,她的工資收入減少了10多萬元。為了還房貸,她去年連一雙皮鞋都沒買,還花了不少以前的積蓄。還有一個人也是我朋友,他原來在重慶路那有個小房,離卓展很近,之前租出去了,后來租房的人經營不好就退租了,退租后一直沒租出去,我朋友的租金收入就沒有了。這兩個事例絕不是偶然的,更不是個別的。這段時間,很多人收入減少是不爭的事實,但同時居民的儲蓄額在劇增,農村是,城市也是。大家掙的錢減少了,儲蓄額還在增加,說明居民更傾向儲蓄而不愿意支出。從這件事我們就分析出,大家的創業意識已經減弱,這對我們的經營和銷售一定會有影響,是我們要面對的。
同時,大家要基于消費券進行思考,發消費券不是擴大銷售,而是消費行為的前移,它改變不了社會消費不足的狀態,只能使爭奪消費更加激烈。比如說,老百姓使用消費券買個冰箱,下回他就不買了,這就是消費前移。在經濟相對下行的時候,我們要懂得這個前移關系,珍惜每一次消費券的發放,誰搶到了這個銷售,就是搶到了未來的銷售。所以,面對紛繁復雜的局面,我們一定要對市場有個質的研判。
二、要做好自己。沒有別的選擇,大家一定要做好自己。這當中我又思考了幾件事,把這幾件事做好了,我們就能克服眼下的各種困難。
(一) 干一件事,就要干完一件事、干好一件事。從開始到過程、到結束,要一以貫之,這是很重要的。我們有的人做事總是干一半就不干了,也有的人做事總是不認真、干不好。大家想一下,當你把一件事干好,或者沒干完,亦或是沒干好時,這三種情況的后續反應一定是不同的。當你把事干好了,你留下的是一種正磁場,是一種良性循環;當你這個事沒干完或沒干好時,產生的效果都是負面的。
我最近盯住小食雜了,我們在競爭中贏了不少企業,要注意別被小食雜革了我們的命。我最近到幾個小食雜調研,水果、蔬菜、水產、各種肉類,品種全,擺布的好。用他們這個行為和我們的行為比較,我認為有兩個不同,一個是我們的擺布,多數是下面帶托,這就增加了成本。小食雜更多是用薄膜包裝,能不用托就不用;另一個是能用薄膜紙包裝的,小食雜就不裸賣,既減少了損失,又降低了成本。而我們好多菜都是裸賣,損失很大。還有一個我挺受感觸的,小食雜當時沒有紅蘿卜,老板就寫了一張紙條——紅蘿卜下午三點鐘能到!他很怕消費者因為紅蘿卜這一個小品就走了。我們能做到嗎?你做不到怎么和小食雜競爭?
原來小型超市的進貨量小,運輸費用高,現在有專門配送的第三方來解決,隨時隨地送貨,而我們是一天送一趟。所以,我們的經營工作就需要大家有更多的責任心,誰在平凡的工作中更認真、付出更多,誰的結果就會更好。同理,如果我們在采購上、在運輸上、在基本建設上都認真起來、負責起來,有大公而小私,或者有大公而無私,情況就是另一樣。大家做得好了,采購價格、各種包裝物成本就都會降下來,商品的價格也就更低,我們的商品也就更有市場競爭力。基本建設也是這樣,成本下降了,折舊也就下降了,資金占用也就下來了。
(二) 要實質不要形式,要效果不要過場。工作就是工作,它和演戲不一樣,演戲是通過一種形式讓你感到愉悅或悲傷,他需要用形式做引導。而我們是實實在在的工作,工作一定要講實質。就像在戰場上你得是真刀真槍,你假式比劃就有可能失去生命。形式主義害死人,工作流程一定要盯住、要講實效。我們最近的教訓是深刻的,看出我們管理的不足,我們要舉一反三,不讓制度流于形式,及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每一個環節都要起到作用。
(三) 研究工作要有議、有決、有執行。當你議而決不了時,要及時請示,做到有議有決有執行。不能議而不斷,決了就要操作,要閉環交圈。很多事情都是在議而不斷下遺失了戰機,在決而不執行中成了敗者。我們在座的百官們,發現問題一定要有議有執行,并要快速實施。
(四) 增強責任意識、工作意識。對待工作要增強確定性,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。我們說完一件事,一定要把這個事做出來,不做的我們不說。
(五) 要克服經驗主義、老做法。知識在更新,經驗有可能和現實是不相通的,昨天是可以的,今天就不行了。原來我們企業的軟件更多是用于企業管理中,現在提升為經營所用,就會有一個過渡階段,大多數企業都是這樣。這是個管理的提升,是對出現問題的管控,是一個矛與盾的關系。我們做軟件的時候,是為了滿足企業的實際功能需求,不需要考慮被別人攻擊的方面。但一旦被攻擊了,我們就得設計一套防火墻,別人把防火墻攻破了,我們就需要設計第二套、第三套。現在,我們已經有三套防火墻,以后也有可能要上第四套防火墻或者采取新的辦法,這就是知識更新的過程。你老用原來的經驗主義是不行的。我當時在東大橋做基層負責的時候,有些人就用他的經驗主義來說話,他說的就像相聲里說的,但場景變了,認真的人一聽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,他的經驗主義就不行了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克服經驗主義,克服老做法、老說法,要跟上時代的要求,在競爭中站穩腳跟,不斷發展。
(六) 我們各級管理人員,一定要讓員工有個穩定的崗位、穩定的收入,或者說一個較好的收入,這就是我們一個最本質的目標。所以,我們要把工作搞上去,把效益提高,把費用減下來,同時也要把員工工資提高一些。
前一階段,我到一個公司去交流,這個公司的員工工資就個人來講是高的,但它整體人工費用在企業的費用占比要比我們低。比如說,它的清掃員正常是三個,他就承包給一個人,工資是7000元,這個人吃飯是他愛人替他,晚上孩子放學以后,全家一起來打掃。你說這7000元工資是多還是少?就一個人來講,7000元一定是多,但在我們企業,員工每天按照 7 個小時工時計算要兩班倒,客流大時要增加人員,每個人每周要有休息、節假日要有休息,等等,這就需要四個人,一個人每月3000元,就是1.2萬元,而這個公司是一個人7000元。所以,就個人來講,這個公司工資是高的,但它企業整體的人工費用是低的。我們企業可以學習同行業優秀的做法,但還要講企業文化,講企業傳承,講企業忠誠,尤其是企業對員工的忠誠。如果我們把人浮于事的減下去了,再把這些減下去的錢發給員工,工資就高了。
同志們要做一些思考,在我的想法中,歐亞集團的員工收入不能比同行低,不然怎么留住人才?但這絕不是為了增加人員費用而提出來的,一定要勞動力合理匹配。我去過一個超市,這個超市賣的不多,但是人員一開始是 100 多人,后來80多人,現在50多人,大家工資都不會高的,勞動力必須合理匹配。高效的勞動力一定是較高的勞動報酬,這樣才能相得益彰。我年輕的時候,想讓資產和員工有個密切結合,密切度越高,關注度就越高,所以搞了N項基金。但這個基金實際上也是有時間段的,老同志都退休了,你現在和年輕同志就不搭界了,他給老同志打工和給社會打工實際上是一樣的,資產性激勵也就是30年,承包的壽命就是3年,所以說,能夠和企業相對應的是勞動報酬,勞動報酬是即時的,勞動力強的時候你就高,勞動弱的時候你就少,這是最合理的。但合理的事在運作當中說了很多年,人類社會也說了很多年,都沒有解決好,但也要盡力解決。我們要把人的分配合理,勞動力的分配合理。一定要讓在歐亞這個平臺的人,工資比別的平臺高,這就留住人了。如果只是低工薪來安排工作,有一個給高工資的就給挖走了,留下的就全是“孬”。我們三大系列的領導都在,你們各個都在,一定要做好這種安排,這樣才能留住人才,才能夠占有市場。
店慶在即,我同意德東同志剛才的想法,同志們也都講到了,就是三年疫情過后,我們一定要借助這次店慶,做好我們的事,做好之后對企業是有益的,對社會也是有益的。現在整個社會需要打幾個漂亮仗來矩陣我們的社會和市場信息,所以我們要全力以赴,盡心盡力把我們的事情做好,企業需要我們做好,市場需要我們做好,社會需要我們做好。我們只有做得好,我覺得才能對住我們自己,對得住員工,對得住社會。